蘇格蘭系統 (Scotland System)

格蘭與歐陸格國相隔英吉利海峽,距提琴的故鄉義大利,甚是遙遠。因此,蘇格蘭無論在社會風俗,或音樂文化活動發展,發生時間都來得稍晚。十七世紀中,義大利、法國、荷蘭,及英格蘭等處之製琴工藝,皆已發散曙光,開始在製琴技術方面,陸續寫下輝煌歷史。然而,坐落遠處的蘇格蘭,依此依然延續著傳統生活模式,不受影響;音樂活動則主要發生於貴族宮廷或教會中。蘇格蘭首都愛丁堡及古城亞伯丁兩城市,是蘇格蘭發展製琴產業的重鎮,但嚴格說來,直到十七世紀末,標準形制的義大利提琴,才踏上蘇格蘭領土。經過十八世紀文化、科學及哲學等啟蒙運動刺激,製琴產業於十九世紀中,始擴散開展,製琴學校陸續成立,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版周邊書籍,再加上彼此交流工藝技術及分享心得,使當地的工藝技術,迎頭趕上歐陸的成就。

愛丁堡的音樂發展,因重要的歷史事件及地理位置的影響,頻頻受到壓抑。首先,十六世紀中發生的宗教改革運動,嚴重摧毀可能與歐陸並駕齊驅之音樂成果;十九世紀初的拿破崙征戰,讓逐漸出現曙光的音樂發展,再度面臨「邊緣化」的命運,音樂會與出版活動,頻頻受限。幸而其地理位置優越,相較蘇格蘭其他地區,海運發達,與歐陸生活、文化、經濟交流頻繁,故人民所新羨慕模仿的歐陸音樂火苗,才能夠一次次地燃起光輝。重要的製琴師有十八世紀初期的約翰‧格里斯(John Grice)、引領流派的馬修‧哈地(Matthew Hardie, 1755-1826)、兒子馬斯‧哈地(Thomas Hardie, 1803-1856),及長年奉獻的馬斯‧哈地(Thomas Hardie, 1803-1856)等名家。

位居蘇格蘭東北城市亞伯丁,則有著多樣頻繁的音樂活動,甚至還於19世紀末成立管弦樂團,使得其成為蘇格蘭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弦樂城市。為符合市場需求,琴商因而聚集此處,提供各階層人民所需提琴,間接致使製琴師開拓獨具特色之提琴流派,知名的亞伯丁製琴師,有奠定製琴基礎之羅伯特‧鄧坎的(Robert Duncan)、作品產量多的約瑟夫‧盧迪曼(Joseph Ruddiman, 1729-1810),及甚具特殊風格品味的亞歷山大‧莫道克(Alexander Murdoch, 1815-1891)等。